• 清华大学
  • 经管邮箱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用户登录
  • EN

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举办“人工智能向善(AI for Good)”论坛

2025-10-29
阅读:

2025年10月18日,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(以下简称研究院)举办“人工智能向善(AI for Good)”论坛。本次论坛以“共创社会价值、推动科技向善”为主题,汇聚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产业领袖,围绕AI伦理与安全治理、产业融合与社会价值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。

论坛嘉宾合影

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研究院执行院长程源主持论坛并致辞,他表示,本次论坛旨在搭建跨界对话平台,共同推动AI成为促进人类福祉的积极力量。

在主旨演讲环节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研究院院长杨斌,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、人工智能安全与超级对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毅,码隆智能创始人、深圳市政协常委黄鼎隆,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、技术生态部负责人李哲等四位嘉宾系统阐述了“AI向善”的丰富内涵与实践。

杨斌以“AI伦理的大学之道”为题,指出AI影响力也分“大学之道”与“小学之技”,提出AI向善固然有全方位促进为善的高线视角并应鼓励,但AI伦理的底线视角则更关注AI模型与应用中的价值取向原则,关系到 AI本质向善、内生向善,尤其重要。杨斌就“AI的价值观对齐的动态复杂性和情境复杂性”“何为AI时代的原创”等问题启发师生和业界多做开放性伦理思辨。

曾毅以“可持续发展到共生社会:从人工智能的视角”为演讲主题,从AI伦理的深层问题出发,呼吁AI发展要关注被忽视的SDGs领域;强调未来AI的发展会超越工具属性,需要通过AI与人类的超级协同对齐,实现人与AI的长期和谐共生。他提出,人类需要全球协作的伦理和治理框架以应对各类AI风险,让人工智能行稳致远。

黄鼎隆在“AI+产业:从技术创新到社会价值的落地路径”演讲中,从创业实践出发,展现了技术向善的实干路径。他提出,AI落地的核心是找到价值闭环场景,并从效率工具升级为结构创新与系统重构者,让技术在与产业深度融合中,在实现AI向善的同时为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。他总结,AI向善的落地路径是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注入技术创新,用厚德载物的胸怀去承载社会价值”。

李哲以“AI如何助力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?——以腾讯为例”为题,介绍了平台型企业的AI向善系统性实践框架。腾讯以“数字化普惠+AI探索”的双轨策略,用数字工具连接社会需求与资源,结合技术、场景和生态,以AI的能力探索在乡村发展、教育公平、公众医疗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,助力社会问题的解决。对于AI的未来,他呼吁多方建立生态协作,推动AI向善可持续发展。

在由AA加速器、长风基金创始人、工信部通信工业协会专家委员吴玲伟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,杨斌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、黄鼎隆与李哲围绕“AI向善的挑战与发展路径”展开深度讨论。各位嘉宾从对“AI向善”的定义开始,讨论了“AI向善的痛点与矛盾”“跨领域协作的堵点与解法”“ AI向善的未来展望与建议”等问题。大家还讨论了AI向善的多重内涵,分享案例覆盖公益、教育、个体成长等场景,体现AI向善的多元落地形式,并提出AI向善依赖人类自身的价值选择与行动。同时,从情感互动、人性价值坚守、风险预判、协同融合等维度,为AI向善的实践提供了方向与行动的建议。

嘉宾发言(从左至右、从上到下:程源、曾毅、黄鼎隆、李哲、吴玲伟、严飞)

论坛通过富有深度与温度的对话,凝聚了“科技向善”的核心共识。当前,全球正迎来AI治理的关键窗口期,从国际倡议到国家法规,都在为AI的健康发展探索路径。研究院将继续携手各界,推动“AI for Good”从理念走向行动,共同塑造一个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共荣的未来。

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主办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、学堂在线协办。


供稿: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

编辑:张晓雪

审核:卫敏丽